最近上映的院線新片們,似乎總是讚譽與爭議並存的。
一方面,幾部院線片的評價都還挺好的,另一方面,也都收到了各自不同的聲音。
比如《河邊的錯誤》票房表現優異,還登上了豆瓣口碑榜,而關於劇情或者看不懂之類的討論也一直不少。
此外,《白塔之光》一方面各種電影節跑,也有不少文藝片愛好者力推。但是,也看到了關於男凝、中年男自怨自憐的討論。
而最近在上映的另一部華語新片,爭議其實也不小。
那就是于和偉與郭麒麟共同出演的新片《二手傑作》
看了下豆瓣短評,其實還挺兩極的,一方面,不少友鄰對於影片呈現的諷刺、黑色幽默、以及荒誕喜劇的風格大加讚賞,都認為,這是如今華語喜劇中非常少見的。
另一方面,郭麒麟飾演的兒子馬墨在片中種種流氓行為,也成為影片的爭議點。包括于和偉飾演的父親呈現出的中年男的常態與顧影自憐,似乎也有很多質疑。
反正呢,這樣的爭議,一定程度也反應到了影片的票房以及評分上,使得這部影片沒辦法更進一步了。
包括對我,這也是一部挺難聊的電影。
一方面,確實能感受到影片的野心和努力,包括可能想要做的那些嘲諷。另一方面,這部電影確實沒有那麼觸動到我,也談不上很喜歡。
《二手傑作》的故事還是很諷刺的:
于和偉飾演的父親馬寅波是個高中語文老師,卻一直有個文學夢,天天給出版社投稿,卻從來沒有作品發表過。而他的兒子馬墨(郭麒麟飾)則是一個有點笨、且有點流氓的高中生,學習成績很差不說,還總偷拍自己喜歡的女生。
結果,爬女生宿舍偷拍摔下來,變成了植物人。
父親馬寅波悲痛欲絕,以兒子的名義寫了一封遺書,卻讓兒子紅了。之後,又假借兒子之名,出版了他自己的小說。
大概就是這麼一個老爹給兒子代筆出小說的故事,也讓不少網友聯想起國內文學圈的一些往事(或者叫傳聞)。
整個故事,就是建立在這麼一個荒誕的設定基礎上,有文學夢的沒書出,反倒是蠢兒子自殺事件,讓他可以藉機出書了。
影片想要傳遞的荒誕與諷刺,也基本集中在這個設定之上。
大概就是,這個世界並不關心你是否真的有能力。而是你有沒有噱頭、有沒有熱度,然後就是對各種虛偽、裝假和對附庸風雅的諷刺。
其實吧,這個事情要想聊,還真能挺往深處聊的,可以諷刺的東西也有很多。
只不過,這裡一開始就有個特別彆扭的地方,也成為影片的爭議點。因為,兒子馬墨的種種作為,還是挺讓人不舒服的,尤其是因為偷拍女同性摔成植物人這事,最後也沒給個結果,也挺讓觀眾反感的。
這個事情吧,還是得從頭聊起。
其實,這是一部翻拍片,包括影片的中文名也叫《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 中文版》
而本片的原版,則是羅賓·威廉姆斯在2009年主演的一部R級喜劇
其實原版就挺另類的,雖然故事的核心還是父子情,但這不是那種傳統的溫情喜劇,而是有點叛逆,甚至有點瘋。
尤其是,這還是一部R級喜劇。
那一版其實比《二手傑作》還要離譜。
片中那個兒子,已經不光是像流氓了,那就是個流氓。基本上滿腦子只有生殖器,容不下其他任何東西。
所以,整部片子連臺詞都特別限制級,基本就是兒子對於各種身體器官和性行為的語言輸出。
內容非常難以描述。
而在那一版裡,兒子也不是植物人,而是死了。而且,死因是:
他偷拍父親的女友裙底,然後拿照片回家玩自己,還是窒息玩法(自己琢磨吧),結果玩大了,直接自己把自己勒死了。
反正呢,就是這麼個貨。
但羅賓·威廉姆斯的角色作為父親,還是很難承受這件事。影片則是關於他如何承受悲痛,以及,對周遭人的虛偽關心和同情的嘲諷。
是的,其實原版的惡俗和流氓程度,翻拍的《二手傑作》是遠遠無法企及的。
也沒辦法,畢竟我們有我們的國情。
所以,既然是在這樣一部R級大尺度影片基礎上做的翻拍,《二手傑作》之後的種種設定,也就不讓人意外了。
雖然,情感上我也很難認同這個設定(大概就是,雖然我兒子很糟糕,但我還是很愛他),你會覺得,早幹什麼去了。
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感模式吧。
其實《二手傑作》有個小細節是沒太處理好的,不知道是不是還有別的原因。
因為在原版裡,父親是有在最後揭露所有真相的,包括兒子到底是怎麼死的這件事,終究是要直面這一切嘛。
而在《二手傑作》當中,其實到最後,也沒有把兒子馬墨偷拍這件事真正說出來,還是留了面子,保了名譽。
這終究是個有點讓人彆扭的小細節,畢竟在如今這個滿世界都是偷拍的環境下,這並不是特別好的暗示。
當然,相比原版,《二手傑作》與《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在劇情核心上,還是有很大變化的。
原版其實還是個關於父子情的故事,聚焦的是父親對於這份情感的領悟、對於喪子之痛的消化。而對於代筆這件事,與其說是諷刺,不如說是讓父親真正認清這個世界的方式。
但《二手傑作》卻不是這樣的,故事核心其實已經不是父子情了,你說這個爹真的有多愛他兒子,我們也看不太出來。
或者說,他真正愛的,只有他自己,以及他的文學夢。
於是,《二手傑作》真正的核心其實是,于和偉飾演的馬寅波如何對於文學夢的痴迷,以及由之引出的對文學圈以及當代世界的種種亂象的諷刺,尤其是,最後還是要讓他學會清醒的自知,最終和自己和解。
所以,這部電影其實是向內的,真正的主角只有馬寅波。
所以,影片也會在這部分更用心思,努力去做嘲諷。
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口味,《二手傑作》的嘲諷始終跟我的興趣隔著那麼一層。但還是要承認,本片確實有努力在做各種嘲諷了。
比如,出版圈的種種功利行為和虛偽。
包括讀者對文化本身的漠不關心,文藝青年的虛偽浮誇 。
包括影片還出現了「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永遠在路上豆瓣小組」,這個設定,想要說的也非常直接了。
甚至,馬墨喜歡的那個女孩許思思,也是非常典型的偽「文藝青年」設定。大概就是之前對你愛搭不理,現在卻獨愛你這文藝的一款。
影片大概是想通過這種方式,去嘲諷當代世界的附庸風雅吧。沒人真的關心作品,只是關注噱頭罷了,沒有噱頭你什麼也不是,有了噱頭就愛你愛到不行。
然後,在這個基礎上,也玩了不少花樣出來。
等於將原版最後一部分,做了非常多的發揮和原創。
而《二手傑作》的原創部分其實主要集中在後半部分。
因為原版的兒子是直接死了,而《二手傑作》的兒子在中間部分就甦醒了。接下來,就是父親角色的自我認知了。
他發現,自己並不想活在兒子的光環下,他想靠自己的實力出書、獲得認同,實現自己的文學夢。
雖然,這確實是很難實現的。
影片的後半部分,也瘋狂在這個部分發揮。其實原創這部分稍微有點隨意了,甚至會覺得有些失控。
已經在崩潰邊緣的父親,還是放不下文學夢,甚至要自費出書,然後,當然是無人關注。
然後,又花錢自己買書、做資料,希望能提升銷量。而且,還宣稱這是在拯救文學,打造文學奇蹟。
至此,影片已經不光是諷刺了,而是荒誕喜劇了。
但這樣荒誕的處理,還是讓影片過於浮誇了。
最終,在所有事情都變得瘋狂之後,這個角色也終於要走向崩潰。並由於一些意外事件,學會跟世界和解,重新認識自己。
這個危機也算勉強解決了。
不過呢,國內這種荒誕的諷刺喜劇確實算不上很多,終究這是個更需要心思的喜劇類型,而不是簡單的屎尿屁的設定。
遺憾真的是一大堆,但還是挺想在之後看到更多此類諷刺喜劇作品的。
而這一部,還是給人感覺沒那麼過癮,總是差點意思。
當然,說多了可能又是各種不可抗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