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離婚互撕,早已見怪不怪。

像潘粵明和董潔、大S和汪小菲等昔日的模範夫妻,眨眼間就反目成仇。

種種抓馬大戲,每次都能刷新三觀。

但,沒想到還有更誇張的

但,沒想到還有更誇張的。

竟然到了坐牢的地步。

前不久,福原愛遭前夫刑事控訴。

或面臨2年以上,20年以下監禁

一時之間,全網炸了鍋

一時之間,全網炸了鍋。

有人斥責前夫絕情,送孩子媽入獄的操作聞所未聞;

但也有人認為,福原愛有錯在先,這樣的結果是咎由自取。

到底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到底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魚叔想到了一部電影,從離婚糾紛到輿論環境,與此事有諸多相似之處。

導演茹斯汀·特里耶,剛拍出了年度神作《墜樓死亡的剖析》。

這部舊作中,同樣不落俗套地觀照了婚姻問題。

或許能借由這部片,幫我們換個角度看問題——

《索爾菲雷諾之戰》

La Bataille de Solférino

福原愛與江宏傑的離婚糾紛,之所以升級為刑事案件。

原因出在孩子的問題上。

自兩年前,傳出婚變後不久,他們為爭奪孩子的撫養權,開始了漫長的離婚官司。

法院最終判決,孩子撫養權歸男方

但後續,福原愛沒有履行判決結果,執意帶走了孩子

江宏傑曾召開記者會控訴福原愛徹底失聯,導致他一年多沒見到孩子。

最近又有報道稱,江宏傑已經向警視廳提出刑事控訴,警方已經受理。

一旦定罪,福原愛恐將背上誘拐未成年的罪名,面臨2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

而她這邊也回應,已經找好了律師,做好了應戰準備。

這部電影中,男女主的情況也差不多
這部電影中,男女主的情況也差不多

這部電影中,男女主的情況也差不多。

因為孩子的緣故,兩人婚後陷入了無休止的拉鋸戰。

原本,他們的離婚官司早就塵埃落定。

法院判決,兩個孩子都歸母親撫養。

只允許特定時間,在母親在場的情況下,父親可以探視孩子。

但,父親卻無視法院裁決

但,父親卻無視法院裁決。

不僅沒有在規定的探訪時間前來,還偏挑女主不在的時候上門。

在女主明確拒絕之後,他也執意不離開。

在樓下反覆徘徊,透過窗窺視屋內動靜,還不斷向女主家打騷擾電話。

保姆耐不住他的軟磨硬泡,放他進了門。

只見他大搖大擺地衝進房子裡接觸孩子。

還大加指責保姆沒有照顧好孩子。

保姆只得向女主打電話求助

保姆只得向女主打電話求助。

隨後按女主的要求,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離開家,去女主的工作地點與其匯合。

這更加激怒了男主,他情緒激動地謾罵這一切。

最後直接動手,在光天化日之下搶走孩子

還為此打傷了勸和的路人,當即被警方帶走。

一旦被起訴,就要面臨牢獄之災。

其實看到這裡,魚叔有點不理解。

就像關於福原愛事件的爭議中。

很多人也表示了同樣的困惑——

如果不滿意裁判結果,為什麼不能好好溝通協商,或者靠法律手段奪回孩子的撫養權。

而是選擇公然蔑視法律,直接搶走孩子,為此還故意搬家,與前夫徹底斷聯。

逼得孩子父親動用刑事手段,讓她的處境越來越被動,這豈不是得不償失呢?

這部電影中,男主的律師朋友一開始也持有這樣的態度。

他覺得明明是很簡單的問題。

既然法院已經做出了裁決,要麼服從裁決,要麼用法律手段改變結果。

非要劍走偏鋒,就只能自食其果。

「你搞砸了,就這麼簡單。」

「你搞砸了,就這麼簡單」

在男主的懇求下,律師朋友跟著他去了女主家作協調。

交流一番後,才意識到事情遠比他想象中的更難辦

男女主一見面就吵個不休,根本無法正常交流,怎麼勸都勸不動。

耐著性子聽下來,又覺得雙方都說得沒有問題,每個人的做法都情有可原。

男主不再是一個「強勢的前夫」,成了「委屈的父親」。

他解釋,法律規定的探訪日他有事來不了。

只因實在太想念孩子,只好次日上門,並且也提前給女主留了言。

為此他精心挑選了花束和玩具,他只是想單純地履行一個父親的義務。

哪知,女主完全不讓他見孩子,還到處說他要「綁架孩子」。

他後來發現,保姆居然把孩子帶到街上。

時值總統大選決戰日,街上擠滿了示威遊行的人。

他覺得孩子還那麼小,出現在這種場合太危險了。

但嘗試與女主和保姆溝通都未果。

他無計可施,愈發焦慮,最後決定自己帶孩子回家,結果當場被扭送進了警局。

別提多委屈了。

女主也不再是「自私的母親」,而是「擔驚受怕的弱女子」。

她沒有絕情到不讓孩子見父親。

但在探訪日,她等了整整一天都沒等到前夫。

因為工作太忙,她也沒有看到對方的留言。

因為工作太忙,她也沒有看到對方的留言

她的工作是電視記者,大選日必須奔走在一線做實時報道,這是最忙碌的時候。

所以她當日早早離開家,把小孩託管給保姆,悉心交代了一切事宜。

特別提醒他,不要讓前夫進門,為此還委託了鄰居幫忙。

原因是,之前,前夫因為孩子曾大打出手傷過人,還進過精神病院。

她一直擔心對方情緒失控,傷到小孩。

所以後來,一聽保姆說前夫回了家,就馬上要求保姆把孩子帶到自己工作地點附近。

哪怕那裡人流量巨大,她還是覺得前夫更具威脅性。

在二人的爭吵中,魚叔注意到一個反覆出現的資訊——

影片發生背景是法國總統選舉日當天。

數不清的人走上街頭參與遊行隊伍。

人們站在不同立場,聲明自己的主張,為自己的權益而戰。

這不僅為孩子爭奪戰提供了同樣混亂的發生空間,也提供了一個特別的切口幫我們去理解這段關係。

正如不同政見者的對峙,他們的癥結不是對錯問題,而是立場問題

他們都將孩子放在第一位考慮問題 ,但他們又早已各自為營,就註定會走到兩相對立的境地。

影片從頭到尾都在營造一種失序嘈雜、混亂不堪的氛圍。

室內,孩子啼哭不止,玩具散落一地。

保姆、母親都心力交瘁,耐心磨盡,找不到一勞永逸的解決途徑。

室外,人們爭執不休,口號代替觀念。

女主的採訪鏡頭下,人們各執一詞,相互攻訐,充斥著怨憤和戾氣。

無論是私人空間,還是公共領域,缺失的都是「理解」

人與人之間,喪失了平和對話、平等溝通的可能。

男女主之間,無法心平氣和交流。

為了孩子這一目的,他們利用自己的優勢,握住對方的把柄。向昔日愛人放出冷箭。

和福原愛的情況一樣,他們很難靠私下協商和法律手段變更撫養權,才會陷入極端境地。

電影中的世界,更無異於一個巨大的迴音室。

每個人都在呼喊,都在控訴。

但在喧囂之中,人真正聽到的不是他人的聲音,而是自己的回聲。

所有的爭吵,不過只是在一遍又一遍地強化著自己的成見。

像律師朋友,以及魚叔自己,一開始都堅信問題出在男主身上。

而當目睹二人相處的現實時,看法才開始發生動搖。

具體的生命經驗和複雜的理性思辨,才是幫我們真正開啟理解之門的鑰匙。

如若無視這些,任由立場高於一切,就會習慣性地站隊,以固有的印象作出簡單粗暴的審判。

就像導演茹斯汀·特里耶在她的新作《墜樓死亡的剖析》中描繪的那樣。

女主角的雙性戀取向曝光後,立刻被扣上了濫交、勾引、私生活混亂的帽子。

偏見成了最好用的武器,它可以操縱輿論,甚至扭曲真相。

現在圍繞福原愛事件的討論聲也很相似

現在圍繞福原愛事件的討論聲也很相似。

有人從性別的角度,無條件站在女性、母親這一方;

有人拿出軌說事,覺得作為過錯方的福原愛沒有資格爭取撫養權;

更多的則瞄準了地域因素,嘲諷台灣人。

更多的則瞄準了地域因素,嘲諷台灣人
更多的則瞄準了地域因素,嘲諷台灣人

實際上,每次一有明星離婚,都會引發類似討論。

撲朔迷離的新聞碎片,會被不自覺地拼湊出完整的敘事。

有豪門夢碎的大女主故事,有出軌背叛的狗血愛情故事,有被現實磨損激情的庸常故事……

一如片中不同黨派的主張,一旦一開始就定好了敘事基調,便會選擇性忽視異樣的聲音。

人們沉浸於自己編織的故事裡,為假想中的角色不甘、遺憾或心碎。

與其說是真正關心他們。

更像是借是他們的戰爭,鞏固自己的信念。

但就如蘇珊·桑塔格所言:

「當問題涉及觀看他人的痛苦時,任何「我們」都不應被視為理所當然。」

比起自我滿足於有限的成見,我們更需要的是看見和理解他人的複雜。

Source

Visited 29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0 Comments
Most Voted
Newest Oldest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