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张脸出现在大屏幕上,或开怀,或忧伤,或惊叹,或迷惘,这是150余位素人听见肖邦《前奏曲》Op. 28时的反应。作曲家卡普钦斯基捕捉这些微表情,和音乐对话,形成一部全新作品《寻找肖邦》。
雅罗斯瓦夫·卡普钦斯基是波兰知名当代作曲家、斯坦福大学音乐学院前院长,也是中国钢琴家柴琼妍的老友。9月28日在上海交响音乐厅,柴琼妍在黑白琴键上再现《寻找肖邦》,就像上演了一部“微型舞台剧”,感动了不少观众。
《寻找肖邦》
这台AI融媒体音乐会集结了卡普钦斯基的5部作品,创作时间从2008年跨至2018年。长约35分钟的《寻找肖邦》,是音乐会的重头戏。
卡普钦斯的灵感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巡演和旅行。2010年,他决定以肖邦《前奏曲》OP.28为灵感,拍摄一段“反应视频”。
从北京、东京、首尔到伊斯坦布尔、耶路撒冷、赫尔辛基,再到旧金山、悉尼、惠灵顿、墨西哥城、布宜诺斯艾利斯……他在全球12个城市招募了150多名志愿者,用摄像头捕捉自己听到作品时的表情。后来,他把这些人的微表情剪到一起,与音符对应,重现在屏幕上。
“他们素未谋面,因为肖邦的音乐走到一起。”柴琼妍说,这部作品和谐、温暖、充满爱,让人感动,甚至落泪,音乐的力量可以平息纷争、弥合分歧。
《寻找肖邦》是音乐、表演和装置艺术的一次融合。曲目的前奏和尾声,均由施坦威钢琴自动演奏技术SPIRIO弹奏柴琼妍提前预录进去的内容,而暂时解放了双手的钢琴家,则化身舞台剧演员,以另一种身份进入到音乐主题当中。
《寻找肖邦》
音乐会前卫又新潮,余下的4首作品,同样充满着创意趣味。
在《Oli的梦》,打字机敲击出字母,甚至开始作诗,与音乐相互唱和;《多汁的》是标准的“联觉”艺术作品,拥有鲜艳色彩和几何结构的水果,和音乐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知音》展现了作曲家对中国草书风格的迷恋,对伯牙子期友谊的向往,钢琴家演奏的音符和视频中的书法运笔完美联动;《边界效应》在离地150米的高空,观察人类常见活动空间。
在不同的曲目之间,柴琼妍会停下来,亲自来一段导赏,为观众答疑解惑。音乐会上的观众,有资深乐迷,有学琴琴童,也有热爱先锋艺术的年轻人。
詹先生对柴琼妍演的《知音》印象深刻,冲着她的独特风格追到现场,“几部作品都挺有深意,我回去之后还会回味。”李小姐喜欢当代艺术,把上海的艺术馆、美术馆都逛了几遍,“这些作品的旋律性和经典不太一样,很值得细细品味。”她想起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上的《超级蜂巢》,遭到不少人质疑,但她却很有共鸣。
“我的家乡上海有最棒的观众,他们能够迅速进入音乐家的世界,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精神层面。”观众的反响让柴琼妍感觉到,自己这些年对现当代音乐的推广有意义。
现场
柴琼妍12岁考入柯蒂斯音乐学院,后来又在曼哈顿音乐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如今在美国多所音乐学府有教职。从舞台到讲台,她没有走传统的古典路线,始终在不遗余力地推广现当代作品。
“推广这些作品,并不意味着否定经典。经典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但艺术不能只是重复经典。”柴琼妍认为,现当代音乐是随着时代进行的创新创作,新的社会思潮、社会现象都在赋予这些作品更多的时代意义,“观众现在可能还是习惯经典的旋律,几百年后呢?谁又能说现当代音乐不会成为未来的经典呢?”未来,她会和卡普钦斯基继续合作,推出更多主题的作品,丰富曲库。
柴琼妍和卡普钦斯基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905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