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泉州古城,梨园古典剧院的露台上,十余位年轻的戏剧人从天南海北聚在一起,热火朝天交流介绍各自的作品。恰逢台风天,窗外雨疏风骤,演出方案一改再改,但屋子里始终热情不减,气氛火热。筹备了两三个月,“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的6部作品演出,终于在7月底,和这场不期而至的“格美”台风同时到来。
就在3个月前,这个露台上同样热火朝天,中国戏曲界16位梅花奖艺术家齐聚在这里,其中有3位“二度梅”得主。他们来自十余个剧种,大部分都是古老的珍稀剧种。一场前所未有的“60后戏曲表演艺术沙龙”,从演出后的9点,一直延续到深夜。
从4月29日开幕,到7月27日闭幕,“第二届海丝泉州戏剧周暨2024全国南戏展演活动”以各种方式遍及古城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年轻的00后创作者,还是名震剧坛的“60后”艺术家们,都以“南戏”之名齐聚泉州。其间,有8个省份的21个剧团,携带着19个历史悠久的珍稀剧种亮相,众多专家学者参与论坛和讨论。而后的孵化板块,共有来自全国的63件作品报名,其中的6部最终入选。这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戏曲艺术为核心元素的孵化项目。
在世遗之城泉州,苏廷玉故居、海交馆、正音书院、真武庙、南外宗正司遗址、伯勒剧场……宋元南戏在宋元古城处处响起,千年古戏和千年古城再一次交织。“泉州有戏”,成为一个鲜活可见的图景。
宋元遗响的南戏在沉寂多年后被再度关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剧家协会、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这一活动。
无论是古老剧种和艺术家齐聚的海丝戏剧展演,还是年轻人在新空间探索创新的孵化计划,“南戏展演”延续至第二年,声势和规模都更为浩大。
活动背后,最初的发起者是梨园戏表演艺术家、二度梅和文华大奖得主曾静萍。有着800多年历史的梨园戏是“宋元南戏活化石”,亦是宋元泉州的文脉所系。她的初心,是探寻中国戏曲和南戏的各种可能。为古老艺术的保存、传承和发展,找到更多样的路径。
曾静萍(中)
19个古老剧种泉州再相聚
“南戏展演”去年首次在泉州举办,让国人多年来第一次有机会一窥如此多南戏剧目和古老剧种。13个戏曲剧种受邀演出,包括泉州当地的提线木偶戏、南音、莆仙戏、梨园戏,以及潮剧、弋阳腔、昆剧、湘剧、柳子戏、赣剧、川剧、粤剧、蒲剧、瓯剧、高甲戏、打城戏等。
全国专家更是云集盛会,每天都在泉州古城的不同空间研讨。有专家表示,“在今天能有这样一次精彩的南戏展演,是何其侥幸。以梨园戏为代表的南戏遗存成功地躲过了未能被看到而消亡的劫难,由此我们才能欣赏到来自八百多年前宋代的南戏之美。”
时隔一年,更多剧种受邀而来。在首届基础之上,又增加了丝弦、川剧、蒲剧、调腔、白字戏、南音等多个南戏及古老剧种。19个剧种带来了7天30余场演出,荟萃了70多个经典大戏与折子戏。
和去年相似的是,每天的演出依然延续 “共演模式”,多个剧种一起演绎“扫秦”“目连”“朱买臣”“胭脂”“活捉”“玉真行”“白罗衫”等题材,展现南戏不同剧种对同一题材的不同风格诠释和独特艺术风貌。特别有一晚,由梨园戏、潮剧、莆仙戏三个剧种共演南戏经典《陈三五娘》,是十年难得一见的艺术对话和交流互鉴。
这种剧种之间的对比参照在很多个晚上交替出现,展现出南戏在历史长河中,于不同地域流传、发展、演变的面貌。而开幕式上的“平行表演”,更是鲜明浓缩了这种不同剧种间的对话。
同为张飞,北方的柳子戏花脸“炸声如雷”,南方的莆仙戏则生动活泼;同是朱买臣之妻,赣剧崔氏的演绎富有乡土气息,梨园戏赵小娘的嘴白戏则趣味横生,“傀儡打”传递宋元古韵;同是诙谐风趣的“疯僧扫秦”,弋阳腔与高甲戏的步法各呈异彩;对台绝活中,丝弦《白罗衫》中奶公姚达的“茶盘功”十分精湛,白字戏《罗成夺元》中有罕见奇绝的抖旗技艺。
业内人士看“门道”的同时,“南戏展演”今年也愈发注重文旅融合,面向更广阔的受众。开幕的7天展演正逢“五一”,泉州古城游人如织。演出场所不仅局限在传统剧场内,还在梨园剧院广场搭建舞台。每天傍晚,广场上站满大大小小的观众。而古城多个街巷名胜、世遗景点、文创空间也成为展演空间。“南戏CityWalk”,“戏游泉州”,让整个泉州古城成为了南戏展演的沉浸式大舞台。
更多珍稀剧种有机会被看见
今年,30余位专家再一次齐聚泉州,期间举行了6场研讨会与艺术分享会。包括香港著名导演毛俊辉、香港西九文化艺术中心戏曲专家钟珍珍等嘉宾也来到泉州,关注参与这一文化盛会,带来更多元的视角。
很多珍稀的古老剧种少有机会走出当地,并在一个具有全国关注度的平台上展演交流。“被看见”,让很多深居一隅的古老剧种倍感振奋和珍惜。
也因此,每晚演出后在剧场大厅的艺术分享会,氛围出奇热烈。不同剧种艺术家互相交流,介绍各自剧种特色,也碰撞出很多南戏艺术和生存生态的话题。
广东汕尾海丰县的白字戏曾盛行于闽南语地区,并且拥有极其近似于梨园戏“七子班”的七个行当。但剧种剧团鲜少为粤东地区以外观众了解,这次更是自1992年之后首次来到泉州演出。带来两台传统剧目同时,白字戏艺术家对剧种特色的介绍,让更多人得以了解这一古老珍稀剧种。
此外,一些北方剧种也来到此次南戏展演。山东的柳子戏同样是有着600年历史的古老剧种。有趣的是,这一次,他们带着去年的“同款”剧目《张飞闯辕门》再度来到泉州。但相比去年却是全本完整版。原来,在去年首次来到泉州演出后,剧团和演员都倍感振奋,主演王伟更是在和曾静萍交流后,决心回去把这出戏整理恢复全本。而这一次演出,也是兑现了两人去年的“约定”。
为了选择南戏展演的剧目,曾静萍和团队伙伴看了很多资料,也走访了很多艺术家和剧团。过程中,南戏剧目和从业者的流失程度,还是超出了她的想象。有一次,她去寻访一个莆仙戏剧团和老艺人,然后被告知,他们正在山上砍柴。
展演期间,曾静萍尽力和每个剧团的演员都进行交流并记录拍摄,他们的艺术生存状况也由此被更多了解。
新昌调腔是承袭自宋元南戏的“中国戏曲活化石”,目前仅浙江新昌一隅存演。剧团带来的目连戏《调无常》和《水浒传·活捉》在展演中颇受好评。几位主演都是青年演员,因为五一假期火车票售罄,坐了10几个小时大巴来到泉州,但演出后,演员们表示完全不累,因为这个展演平台让他们特别兴奋。但在分享学艺心路时,他们提到,能教戏的调腔老艺人已经所剩无几,他们所会的传统剧目也并不多。
也因此,当天的分享会上,曾静萍当场向新昌调腔剧团和仙游莆仙戏剧团发出邀约,希望大家半年内找老艺人学一出新折子戏、明年以新折子戏再来展演。团长们当场应约,现场掌声如雷,气氛异常火爆。
19个古老剧种之外,今年南戏展演更难得地聚齐了16位戏曲“梅花奖”和曲艺“牡丹奖”艺术家。谢涛、任跟心、曾静萍、崔光丽、吴晶、王少媛、王君安、周虹、李白燕、苏燕、陈琼、陈娟娟、陈丽宇、郑全、黄艳艳,这些戏曲界的名家大腕同时来到泉州,带着看家戏参与演出,展示出中国戏曲最精湛的技艺。
开幕当晚,她们相聚于曾静萍工作室,一场轻松自由的“60后戏曲表演艺术沙龙”,让来到现场的文旅部原副部长、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董伟感慨不已。他对如此多艺术名家相聚泉州感到难得,更对南戏及古老剧种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极具学术价值的建议,希望展演可以继续举办并扩大影响。
在展演的重要活动“戏话泉州——海丝戏剧研讨会”上,包括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叶小钢等在内的五位专家学者进行了主题发言。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黎继德在发言时说,泉州南戏展演圆了自己曾经的梦想,“在中国,能有一个古老剧种的文化圈”。
年轻人的“泉州限定”作品孵化
在保护和传承之外,南戏还能有怎样的可能?在南戏展演举行到第二年时,一个“海丝新空间”戏剧孵化计划正式启动。
这是国内唯一以戏曲为核心元素的孵化计划,希望从中挖掘、培育、孵化创新形态的中国戏曲及跨界作品新人新作。
5月计划启动后,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共63份投稿作品,经过初选、终选两轮筛选以及创作营阶段,6部风格不一、类型多元的戏剧作品进入了最终孵化环节。
参与策划这一孵化计划的爱丁堡前沿剧展艺术总监水晶坦言,戏曲创作的门槛很高,起初,他们还担心不会有足够多的人报名,没想到最后报名的数量和质量都超过预期。
报名者大多都是90后、00后,大部分都是有戏曲和戏剧学院背景的创作者,其中不乏在国外学习戏剧的海归青年。
6月,孵化计划进行了为期三天的创作营,初选入围的11部作品完成了3天高密度的行程,5位评委导师为大家带来3场讲座和2场工作坊训练,以及以City Walk的方式进行新空间勘景。
走出传统的镜框式舞台,探索新的观演关系,是这次“海丝戏剧新空间孵化”的一大特色。泉州古城的各个空间成为创作和演出的新空间。创作者在伯勒小镇、南外宗正司、源·1916工业遗产馆、伯勒七星村、泉州录莳民宿等新空间勘景后,自由选择演出场地,并为之量身定制作品。
作品《二丑》和《蜉蝣图·画神》分别以京剧和昆曲为主要元素,前者改编自果戈理的讽刺喜剧《钦差大臣》,后者则以王尔德笔下《道林·格雷的画像》生发出天地蜉蝣画卷,两部作品在表演上相对遵循传统戏曲,但演出空间的别致让作品生发出不同的意趣。
《二丑》先后在惠安小岞美术馆和伯勒剧场进行了4场演出,不同的场地赋予作品不同的演出感觉。《蜉蝣图·画神》则选择在毗邻开元寺的录莳民宿一楼花园,剧组为场地量身定制的灯光和服装,并以创作营时了解到的泉州灯彩纸刻为创作元素,整个作品呈现出精致唯美的意境。这部作品还尝试让昆剧和闽南当地的高甲戏演员一起创作演出,两个风格迥异的古老剧种碰撞出别样的火花。
同样选择在录莳民宿天台演出的《志异斋》,是主创6年前在美国学习戏剧时酝酿的,是一个取材于《聊斋志异》,但关于现代年轻人的故事。此次泉州的孵化版本,民宿天台上本就有的酒吧和泳池,远处的开元寺双塔,都成为作品天然的布景。主创团队也在他们学习的西方戏剧的基础上加入了戏曲身段、打戏、锣鼓经等元素。
《人偶•机》则在源·1916工业遗产馆这个具有工业遗存感的场地演出,作品从传统木偶艺人的困境出发,探讨所有正在被AI挑战的艺术行业,表达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之间冲突和融合。剧组的成员几乎都来自上海戏曲学院,演员也都是木偶专业学生,他们尝试人偶同台的表演,自己动手制作了剧中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偶,同时也尝试了提线木偶、布袋木偶多种形式,并且在音乐中加入了电子乐和戏曲锣鼓的融合。
《不在梅边在柳边》选择了以一个现代女性视角来展现《牡丹亭》的故事,结合了戏曲和音乐剧、话剧的表现手法。演出所在的南外宗正司遗址曾经是梨园戏剧团旧址,导演也因地制宜地赋予了演出更多独特的空间感。
《她的xy轴》则是关于一个不安分的戏曲演员十年间的心路历程,独⻆戏的形式里融合戏曲刀马旦、舞蹈、音乐剧等多种形式,音乐上则加入了手碟和鼓。演出所在的伯勒七星村是泉州非遗工作室的聚集地,镜面折射的多重空间,配合巨大空旷感的演出空间,使得演出具有一种当代感。
时间会证明“南戏展演”的价值
年轻人的创作虽然不尽成熟,但却从中体现出一种极为丰富的多样性。此次孵化指导老师之一、南京大学戏剧影视文学系系主任陈恬说,“这次创作者来自这么不同的背景,有着这么不一样的风格,很难在其他地方一次性看到这么多不同的戏曲元素创作,很难想象他们汇聚在一个孵化项目里。而年轻人在这样的创作尝试和交流中,可以越来越丰富他们未来创作的‘工具箱’”。
王珮瑜
京剧名家王珮瑜也是此次孵化计划的指导老师,她表示:“这些年大家一直在讨论戏曲艺术在当代应该如何更好的发展,更好的创新。我想海丝泉州戏剧周就给我们打了一个样板,这是中国戏曲艺术当代化最好的样子。”
指导老师之一的水晶常年致力于各种孵化项目和国际演出交流推广,她希望把这些孵化作品能够带到国际舞台,参与爱丁堡艺术节和阿维尼翁戏剧节的fringe板块,这样既能让国际观众看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创作,也能让创作者看到国际同行在做什么。
“你们这个年纪,一定不要放过自己。因为你们有很多潜力,很多可能性。“面对所有年轻的创作者,曾静萍在交流中语重心长地说道,”一定要沉下心来,要着眼于中国戏曲的无限可能,中国戏曲的那种精髓。中国戏曲给你们的滋养,一定是中国式的美学。”
中国剧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傅亦轩从今年“五一”开幕期间就深度参与了“南戏展演”,7月再度带着负责校园戏剧节和小剧场戏剧节的同事来到泉州,全程观看了孵化计划的展演,并和创作者交流,年轻人戏剧的创造活力和热情也让他深受感染和鼓舞。
在他看来,“南戏展演”在对传统非常尊重的基础上,深挖南戏历史和根脉,深挖背后的人文精神,并在这个基础上做了守正创新。
与此同时,6部孵化作品既有回归到厅堂庙台的演绎,也有在当代城市空间里的探索,体现出东方美学与西方演绎融合发展的追求。沉浸式地体验戏曲表达,也让人领略到泉州古城的魅力。
“中国有348个传统的戏曲剧种,你如果加上音乐、舞蹈和各种现代的艺术形式,它会有N多无限的可能性。” 傅亦轩表示,“非常期待戏曲创新的开局,也非常期待业界能有一种突破。我希望这个展演和活动能够一直举办下去,因为我觉得它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在连续两年参与了南戏展演,也是孵化计划指导老师的剧作家曹路生看来,“南戏展演”对于中国戏曲的传承和保护,是一件 “功德无量”的事情,时间和历史会证明这一点。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826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