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郑晓龙导演、王宛平编剧的家庭伦理剧《金婚》2007年一经播出,立刻在国内外引发强烈反响。该剧以编年体的形式写了技术员佟志与小学老师文丽长达五十年的婚姻生活,剧中时代变迁带来的人物命运沉浮、家庭婚姻观念迭代等获得观众广泛共鸣。该剧曾获得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优秀导演奖(郑晓龙)、优秀男演员(张国立)三个奖项。

《金婚》正在“重温经典”频道播出,现将2007年艺委会主办的电视剧《金婚》研讨会纪要摘录编发,带领观众再次感受《金婚》的艺术魅力与时代价值。

《金婚》构想的起源

● 郑晓龙 导演

我很早就有了做这部戏的念头,起因是我父母在金婚之后的几年里吵架,每次都是我们孩子在中间当调和剂。我就觉得这老两口的故事,可以从他们相识到结婚一年一个主题地讲,拍一个五十集的电视剧《金婚》。当时大家都觉得难度特别大,中间曾经放弃了,后来又开始做。当时策划的时候就想请蒋雯丽来演女主角,所以宛平写的时候也是照着蒋雯丽的感觉来写的,男主角之所以选张国立,是因为他比较平民化,有点幽默感,拍摄也是一次非常愉快的创作过程。

真实的“金婚”很难写

● 王宛平 编剧

《金婚》挺难写的,在这部戏里没有电视剧常见的爱恨情愁、大起大落,而是要求特别真实,稍微有点虚假就会让观众觉得特别假。如果没有非常强大的策划班子一起出谋划策、一起把关,这部戏就很难做成。

电视剧“三贴近”的一次成功实践

● 仲呈祥 时任中国文联荣誉委员,文艺评论家

《金婚》通过编年的体例写出了中国五十年的历史,这是很不容易的,充满了艺术的技巧,有很独到的审美发现和思想发现,这是难能可贵的。党中央号召电视剧“三贴近”,究竟怎么样贴近民生,我想就是把当代观众熟悉的,甚至亲身经历过的历史,审美地、艺术地展现,进入寻常百姓家的荧屏,让他们从荧屏上见到自己、自己父辈乃至于自己子孙的影子,让他们懂得人生的价值,领悟人生的况味,明确人生的方向,活出精神力量。

编剧在人物设计上、发展上充满了历史感,绝不是随意而为之的。每一个人都打着浓郁的时代痕迹,让我们去感悟那段生活留给人生的哲理。

将同类型剧作推上新高度

● 李京盛 时任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管理司司长

《金婚》的成功,展示了现实主义电视剧创作的永恒魅力。这部剧给我们找到一个记录当代中国历史变迁的新视点,把五十年的历史发展变迁的兴衰荣辱、国家发展的起伏变化,以及顺境、逆境、坎坷,甚至是动荡、灾难,和人物的命运、婚姻的命运、情感的命运交织在一起,而且非常新颖地用编年体的体例,这个视角是新鲜的。

《金婚》跟以往描写婚姻家庭情感的戏是不同的,第一是形式上的不同,第二是叙事方式不同,第三是表现婚姻家庭的着眼点有区别。它不脱离中国的现实,不脱离中国现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阶段,用一种和谐的方式揭示出夫妻之间的真爱。在这个意义上,这部剧把这种剧作类型推上了新的高度。

《金婚》有鲜明的北京特色,北京风格。第一个特点是平民叙事,却又关乎世事沧桑;第二个特点是看似琐细,但却蕴含微言大义;第三个特点是语言可以幽默、滑稽,但把握有度。

平凡人的历程也很有典型性

● 李兴叶 文艺评论家

我的感觉有四点:第一,很真实。第二,很细致。第三,很疲惫。第四,很沉重。这部戏播出后,大家在公交车上都在谈《金婚》,这是近年来少有的现象,让我想起当年《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金婚》的创作找到了一种通感,和老百姓的感受很贴近。它很真实、很细致地表现了常态生活,演员都很有激情,都很自信。如果没有这些演员很细致、很准确、很细微的表现,婚姻过程就像流水账了。

这部戏一年一年编演下去,制造了一种平凡感,但就在家长里短中把婚姻积淀下来。我们国家需要建设很多人文方面的东西,这个戏提出了这些问题。它表现了普通人的平凡婚姻的历程,这种历程有很强的典型性、普遍性,观众在这里会间接认识到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我相信它对以后的文明社会的建设也会有很多帮助。

一部婚姻的百科全书

● 孟繁树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金婚》可以说是现代中国人的一部全方位的、百科全书式的、马拉松式的婚姻的再现。老人都想在《金婚》里看见自己的影子;年轻人有两种心理,一种是看他爸妈是怎么过来的,再一个也想在《金婚》里面看见自己的未来;中年人就更愿意看了,因为中年面临着婚姻危机,更需要在《金婚》里面看到渡过危机的办法。

对《金婚》的三点认识

● 王伟国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第一,它尽管是一部家庭伦理性质的电视剧,但是社会学的意义是比较深厚的,它关注民生,关注人情。第二,这部电视剧里能看到人生道路上,人们对爱的理解、误解或者是价值观的偏差,往往使爱情出了偏差。第三,这个作品关注了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

本剧的艺术特色有三点:第一,演员的表演是十分成功的。这些演员在追求电视剧表演艺术美学特征上面下了很大功夫。第二,动作性叙事是非常强烈的。电视剧艺术最擅长表现的是人物动作,人物动作运动的时间、空间以及动作运动过程中人物情感都是逼真的。第三,这部戏的剪接非常成功,比较生动地表现了人物的情感,把握了人物的心理节奏和动作的外部节奏。

没有冲突性,就没有戏剧

● 路海波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个戏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教学范本。我们讲戏剧理论或者编剧理论的时候,经常要讲金科玉律,这个金科玉律是:“没有冲突性,就没有戏剧。”这部电视剧为此提供了非常好的例证——吵吵闹闹一辈子也是一种幸福,对此恐怕有多种读解,但是无论是哪种读解,都引起了不同观众的心理共鸣。

悲喜交集才是生活真实的样子

● 范咏戈 中国作家协会影视文化委员会副主任

这个剧提供了很多新的东西。比如争吵成为一种婚姻的黏合剂,或者争吵成了婚姻的一种依赖,这些东西都是很新鲜的观点。悲喜交集就是生活,实实在在的生活就是这样的。

附:《中国电视》杂志2007年第12期《电视剧<金婚>研讨会纪要》原文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7532005

Visited 1 times, 1 visit(s) today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This site uses Akismet to reduce spam. Learn how your comment data is processed.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